华裔青年企业家相聚上海 探“人工智能+”新路径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范宇斌)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华裔海探2025年华裔青年企业家圆桌会5日在上海举行,近200名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企业华裔企业家、侨团代表及专业人士参会。家相聚上径
本次圆桌会旨在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对接新通道、人工国际合作新支点,新路并创造智能向善新契机,华裔海探集中展现上海“数字之城”“未来之城”的青年企业应用场景与创新生态。
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介绍,家相聚上径上海正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策源地、人工垂类应用示范地、新路产业生态聚集地、华裔海探创新创业首选地、青年企业治理合作先行地,家相聚上径已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人工智能合作机制,人工希望华裔青年企业家把握“人工智能+”机遇,新路共享发展红利。
上海商汤善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少霆表示,团队突破传统人工智能研发范式,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已落地新加坡并辐射全球,同时与新加坡机构深度合作,力争明年实现新加坡智慧医疗全方位突破。
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副院长张立华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受关注,其关键在于拥有“身体”部件,“但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机器人成为玩具,而是落地应用”。对此,他在沪创办公司,以新一代通用物理仿真引擎推动技术落地。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认为,当下在上海谈人工智能,仅谈技术远远不够,关键是实现从“估值”到“产值”转变,聚焦产业化落地。
圆桌对话中,6位跨领域华裔青年企业家共探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新路径。
“人工智能不仅提高效率,还重构商业逻辑,让中外企业连接得更深、更精准。”全景科技投资集团董事长伍景辉说,其公司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内容优化、全球市场画像分析,精准理解海外消费者,实现数据驱动国际化战略。他也希望上海给予更多发展空间。
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佘莹表示,期待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孵化“人工智能+制造业的杂交水稻”,提升产业“亩产”与“单产”,服务更多创新创业者。(完)
(责任编辑:热点)
-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7日电 题:内蒙古唯一“拆弹玫瑰”王明杰:于无声处护平安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在呼和浩特公安特警队伍中,“90后”女警王明杰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女性排爆手。身着35公
...[详细]
-
中新网晋中11月3日电 (陆祁国 曹新茸)一只白天鹅颈部受伤,被困山西省寿阳县祁寯藻故里湖心长达4天。11月3日,当地消防员划艇将这只白天鹅救起。10月31日,有人在位于寿阳县平舒乡的祁寯藻故里景区发
...[详细]
-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不断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发挥建强高等教育龙头的生力军作用
...[详细]
-
近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7万亿美元。究其原因,美国两党为争取选票、维系利益集团关系接连推出扩大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政策、“债务上限”一再提高或暂停、受加息影响美债利息居高难下等因
...[详细]
-
中新网太原11月7日电 题:无声处花开 听障舞者脚尖“听”见世界中新网记者 杨静灯光亮起,17个听障女孩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她们听不见掌声,却看得懂喝彩;听不见音乐,却能将手语指挥的手势,转化为翩翩舞步
...[详细]
-
中新网上海11月6日电 (记者 陈静)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进博会“全勤生”——跨国药企赛诺菲带来“全勤展品”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作为进博会“全勤展品”,达必妥年年赴约,年年出新
...[详细]
-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韩非、杨易、吴丹、靳武决定逮捕。辽宁检察机关依法对韩非决定逮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销售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韩非涉嫌
...[详细]
-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7日发表《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列举了金权游戏的狂欢如何扭曲社会公平,少数族裔难以挣脱的系统性枷锁,妇女儿童在暴力与歧视中的无助处境等篇章,以确凿事实揭露美国近年
...[详细]
-
中新网杭州11月7日电 (钱晨菲)此间在浙江乌镇举行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因科技而不同。让参会者耳目一新的是其浓厚的科技氛围和创新的智慧体验,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盛宴。带上A
...[详细]
-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泰国《曼谷邮报》、法新社等媒体报道,泰国王室宣布,泰国诗丽吉王太后于当地时间10月24日晚在曼谷一家医院安详离世,终年93岁。图片来源:泰国《曼谷邮报》报道截图法新社报道称,诗
...[详细]

述评:文化遗产,究竟有啥用?
福建赖氏宗亲对“馆长”说:凡姓赖者,皆是中国人
中国北方多地提前入冬 官方强调民生用能有保障
国务院台办: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 罔顾产业和民生需要
述评:文化遗产,究竟有啥用?
